134-1119-1149020-85511713
“沉浸式”體驗表達的是用戶在情境下進入的心流模型,引發感官和認知體驗的共鳴。我們常見的“Dark Mode”黑暗模式更易于引入用戶的沉浸式體驗,但并不代表沉浸式體驗設計只有深色模式。接下來,與聚橋文創一起探索沉浸式體驗該怎么設計。
據資料顯示,其設計方式主要分為場景化設計、抓眼球設計、故事化設計、情感化設計這四個模塊化的設計。
場景化設計打開的是空間維度,體現了一種空間感縱深感的設計。再就是采用模擬現實的表達更趨向引入場景化設計。
用戶被吸引往往是置身于某一種場景之中,場景的設計代入感很強,這是感官和認知相結合在一起的體驗形式。例如,抗戰紀念館,在黨建館設計施工布展以歷史戰地場景為原型轉化,融入地方人文、軍裝、紅旗等色彩及實物模型,實現展示內容與歷史場景、建筑之間的有效演繹。
抓眼球的設計,幾乎是所有設計師比較擅長的一個方面,同時也是甲方較為常用的設計之一。視覺沖擊力震撼的畫面,能在短時間內捕捉觀眾的關注度。
抓眼球的設計較多的情況是酷炫光影的表達,呈現出對比強烈的未來科技感,或者金屬質感較強的設計,吸引觀眾注視的目光。
故事化設計多以插畫、條漫的形式來表達,恢弘的場景體現故事的畫面感,通過內容深深吸引用戶的心智模型。例如,我們聽首歌會讓人不禁沉浸歌的意境之中;看電影能被情節所吸引;條漫也是當下超級人們的設計形式表達,因為這種設計的故事性很強,內容一下子就吸引住觀眾的認知體驗。
比如,在紅色文化展廳設計中,我們選用長征故事來作為切入點,將聲光電三者結合故事梗概來進行展現。
情感化的設計是近幾年被提及較多的設計形式,這是一種引發用戶共鳴的情緒化表達。這種情緒化表達,可以是這種及時反饋的體驗感,也可以是這種觸動觀眾的動效。
例如,將紅色文創產品與特殊節日、紀念日等進行有機結合,向觀眾傳遞情感心流。
掃我,隨時在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