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4-1119-1149020-85511713
紅色文化是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內核,為廉潔文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。提煉和挖掘紅色文化中蘊含的廉潔內涵,對培育廉潔文化土壤、助力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意義重大。用足用好紅色文化,就要不斷加強對其內涵挖掘的廣度、深度和力度,進行全方位的提煉整合,在有形有感有效上下更大功夫,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讓紅色印記“亮”起來,夯實思想根基。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、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創造、積累的先進文化,是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、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體現,也是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精神滋養。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,需要激活和傳承紅色基因,充分吸收紅色基因的營養和能量,充分發揮革命傳統和理想信念的獨特作用,激發反腐倡廉建設的核心正能量。要大力發掘歷史文化資源、思想理論資源、社會實踐資源,提煉整合紅色文化中的廉潔內涵,在全社會培育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,從中國共產黨人廉潔為民的事跡中汲取廉潔自律、清正奉公的道德力量,使清風正氣得到弘揚、崇德尚廉蔚然成風。要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,涵養黨員干部對黨忠誠、不負人民的深厚情懷。用革命文化淬煉公而忘私、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,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為政清廉、秉公用權的文化土壤,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克己奉公、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,為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提供力量源泉、夯實思想根基。
讓紅色資源“熱”起來,筑牢精神堤壩。黨的歷史是最生動、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。用好這個富礦,重在深度挖掘,擴大廉潔文化建設的載體和陣地,讓其“熱”起來、“火”起來。要通過春風化雨、潤物無聲的熏陶,促使黨員干部把外在約束轉化為內在自覺,從而筑牢精神堤壩。要充分挖掘黨史中蘊含的廉潔因素,依托機關院落、樓梯走廊、市民休閑廣場、公共服務場所、公共交通工具、鄉村文化舞臺、鄉村振興旅游示范村、農家書屋等開展廉潔文化陣地建設活動,建設廉政教育“微陣地”“家風館”“清廉劇場”“清風展廳”“廉潔文化公交線路”等特色教育陣地,不斷延伸紅色文化觸角,厚植廉潔文化土壤。要大力挖掘本土特色紅色革命文化中的廉潔元素,合理規劃布局、擴展陣地載體,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“廉潔地標”,比如“紅色+家風”“紅色+民風”“紅色+作風”等廉潔文化示范教育點,并與愛國主義研學教育、紅色旅游路線相融合,擴大輻射效應。要統籌謀劃,將各類黨史宣傳教育基地和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串珠成鏈、聚鏈成勢,涵養黨員干部清風正氣,讓清廉之風浸潤人心,使廉潔思想在廣大黨員干部中引發強烈共鳴。
讓紅色文化“走”出來,賡續紅色血脈。在“互聯網+”的背景下,應與時俱進把握信息傳播的即時性、移動性,使廉政教育能夠突破時空局限,隨時隨地、潤物無聲地發揮作用,讓一個個典型人物、鮮活事跡從歷史中“走”出來,活化為可視、可聽、可讀的文化產品和精神食糧,以文化人、啟智潤心。要聚焦新媒體,采用微視頻、微課等直觀方式,運用清廉歌曲MV、情景劇等形式,展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、革命先烈和先進榜樣人物艱苦樸素、無私奉獻、廉潔自律的崇高品格,讓參觀者以史為鑒、以人為鏡。依托互聯網、智慧平臺講好紅色故事,增強教育的針對性、參與性、體驗性,將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優勢、發展優勢,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廉政力量,拉近黨員干部與紅色資源之間的時空距離,促使黨員干部勤拂“思想塵”、多思“貪欲害”,做到自我約束、行為自律、清正廉潔,帶動形成清明良善的社會風氣。要全方位發力,與時俱進、久久為功推進,讓廉潔文化根脈在賡續紅色血脈中創新發展、在傳承中歷久彌新。(本文系轉載,作者:金燕飛 單位:內蒙古工業大學)